查看原文
其他

珠三角乡村多维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框架

2015-01-28 杨忍 SYSU城市化研究院
作者介绍:
杨 忍(1984-),男,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10129M),已发表(接收)论文近40余篇。主要从事乡村空间重构及规划、城乡发展与区域研究、土地利用及规划管理、数量GIS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Email:yangren0514@163.com



乡村转型发展是区域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家重点关注的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来看,一般国家都经历了城乡分化、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五个阶段。城乡对立阶段的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一般在30%-50%,城乡融合阶段的城镇化率一般位于50%-70%,工业化率在40%-50%之间,由此推断,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刘彦随和杨忍,2012;Liu et al.,2013),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发展面临转型的客观需求,乡村地域的多维空间亟待优化重组和建构。乡村是由多层次的集镇、村庄及其所管辖的区域组合而成的空间系统(石忆邵,1992),乡村问题带有地域性、综合性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城市化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张小林,1998),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域功能在发生变化, 乡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均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陈晓华等,2008)。


乡村转型发展的实质是推进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刘彦随,2007),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组与交互作用,当地参与者对其过程及变化做出响应调整,引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重构,主要涉及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转变(龙花楼,2012)。在经济全球化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乡村转型发展的区域差异、全球化背景下农业与农村特征的变化以及可持续的乡村社会经济重构已成为当前国际地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之一(Fink Matthias et al.,2013; Liu et al., 2013; Woods,2009;顾朝林,2009;蔡运龙等,2004)。新型城镇化战略驱动下,城乡地域系统的物质空间构型、要素交互流动、社会网络关联结构、文化界面融合等发生重大转变,乡村地域系统在多尺度上产生多维空间转型响应,乡村空间组织要素、功能结构亟待重构,乡村地理学研究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历经了快速城市化过程,然而乡村地域是区域地域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珠三角农村发展转型历程,对接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图1: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类型、演进机制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逻辑框架


1
珠三角地区农村发展阶段
1
1978-1984年,农村改革起步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逐步建构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2
1985-1991年,农村改革全面发展阶段。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大发展黄金时期,农村股份合作制在珠江三角洲先行先试。
3
1992-2001年,农业产业化阶段。“小平南巡讲话”激发改革高潮,珠三角农村地区经济形态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农业转变,“三高”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兴起,从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数量、效益三者统一转变。
4
2002年至今,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公共财政投入向保护支持农业的政策倾斜,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珠三角农村经历了从宗族治理到政权管治再到社区自治的转换。目前珠三角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有别于中国普遍意义上的农村,基本成立了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主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落正向职业人口多元化居住社区转变,并存在“两委一社”的治理架构问题、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定位问题、土地经营问题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等问题。
2
珠三角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三类村庄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共同作用下,农村根据与城镇的空间组合状况及经济发展条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城中村”:城镇建成区内的农村、处于工业区内部的农村,已经被城市化的农村;“近郊村”:城镇周边的近郊农村、工业区附近的农村,即将被城市化的农村;“远郊村(纯农业自然村)”:城镇外围地区的农村。
1
城中村该类型农村是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而逐渐产生的,大部分村庄已完成了村改居工作,但仍然保留着或部分保留着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仍然延续了较为完整的农村管理方式和集体所有制形式,物业经济(出租屋、出租市场、出租厂房等)、外出务工和经商是此类村庄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该类型农村在快速发展的珠三角地区具有普遍性,也是令地方政府头疼的问题,“城中村”的存在不仅是农村的问题,也对城市的环境、治安、形象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
2
近郊村主要是靠近城镇边缘或主要公路的农村,他们通过卖地办厂、圈地盖房,城郊经济或沿路经济特征明显,具有鲜明的城乡混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村工业化的特征明显,农村管理方式和集体所有制形式基本不变,靠近城郊或沿路的非农经济(物业和私企、个企)和城郊型农业经济是这些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城乡结合地带的农村与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城市用地发展的快速扩张,不少区域近远期内均有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可能性,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它们将成为未来新的“城中村”。
3
远郊村(纯农业自然村)纯农业自然村多是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村,居民住宅多沿河发展或坐落在山脚下,全部保持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外出务工、渔业养殖和农作物种植是这些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
3
乡村社会空间转型
伴随农村经济转型,乡村社会空间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空间的先期转型促成的,乡村工业化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在:
1
乡村社会的自主性增强。
2
社会阶层迅速分化。
3
流动性增大。
4
为乡村带来了现代工商业文明和文化。
5
改善村庄教育
6
改变产业结构,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
中国乡村转型及多维空间重构研究核心内容及逻辑范式

未来中国乡村转型及多维空间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从不同类型区比较和不同空间尺度转换的地理学视角,以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重构主题,以“转型过程→空间行为→机理分析→评价模拟→调控模式”为研究主线,系统地研究不同尺度的乡村发展转型过程、地域类型、空间重构机制、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的优化调控原理、途径与对策。揭示不同地域类型不同空间尺度乡村转型发展演进规律和地域特征,定量刻画微观尺度空间重构的机制和空间配置模拟,科学识别诊断乡村转型发展的空间重构需求和模式,归纳提炼促进乡村空间重构的优化调控的关键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投稿请在标题处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